“抓紧时间,千万不能耽误发车点!”近日,在山东港口枣庄内陆港的集装箱装运现场,总能看到枣庄青港国际物流公司经理周学良忙碌的身影,“春节假期都没歇着,这不正忙着装运发往哈萨克斯坦的专列。”   一边擦汗,周学良一边回应记者:“现在货物吞吐量很大,年前最忙的时候装了多个集装箱。去年下半年仅中欧、中亚班列就有50多列。”   “不只咱本地的辛化硅胶、轮胎、日用百货,周边济宁、淮北等地的货物也多是经枣庄内陆港运往国外。”周学良说,“1月28日的T/39次中亚班列,50列车皮个集装箱装满各种日用百货,每个集装箱重达吨。”T/39次中亚班列从枣庄西站出发,经德州、吴堡、定边、安北口等站,运至新疆霍尔果斯边境站,然后直达哈萨克斯坦。   枣庄地处鲁苏皖豫交界处,属于淮海经济区最佳经济腹地,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铁路、枣临铁路、京台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具有发展现代多式联运物流及衍生行业的良好基础。   基于此,薛城区依托常庄街道境内的铁路货场资源,全力推进枣庄内陆港项目建设。项目于年5月启动建设,1个月完成项目用地附着物清理,3个月建成监管区核心功能区,半年整体建成投入运营。   在枣庄西站,经常能看到“枣庄号”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正是凭借着海铁联运模式,枣庄货物可直达青岛港。而内陆港作为港口码头的延伸,让内陆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周学良告诉记者,经过测算,内陆港海铁联运模式下,企业全年综合物流运输成本比汽运降低约元/标箱,减免代理报关费用约每票90元至元。同时,班列运输集港后,外贸出口集装箱在码头产生的退关、换船、改港、库场使用等费用均可减免。   对内陆城市而言,货物通关不便是进出口企业最大的痛点、难点,枣庄内陆港在功能上圆了枣庄人的“沿海梦”。年1月2日,枣庄海关多式联运监管站在枣庄内陆港开通,使得沿海港口功能向枣庄内陆港延伸,也就是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   年6月23日,山东辛化硅胶有限公司6个集装箱的货物从枣庄海关申报出口。“这批货物从枣庄内陆港发运,经过9个小时的运输,到达黄岛口岸,预计每标箱货物比公路运输节约费用近元。”该公司外贸经理张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当前,枣庄内陆港被赋予港口功能,监管货物在枣庄放行后,信息自动传输至码头生产系统,码头根据信息提前配载,实现了“内陆申报、园区查验、属地放行、提前集港”,带活了地方经济。   近年来,枣庄内陆港从无到有,使沿海港口功能向内陆延伸,打造出一个立足鲁南、辐射鲁苏豫皖的货运物流中心。   据统计,年以来,枣庄内陆港铁路发运量车。年,枣庄内陆港为腾达不锈钢、八亿橡胶等50多家枣庄及周边进出口企业节省物流成本多万元。仅年,就发送班列列标箱,其中中欧班列50余列0标箱。   近年来,枣庄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建成运行枣庄内陆港、枣庄海关多式联运监管站,开通运营枣庄港至青岛港集装箱班列、枣庄“齐鲁号”欧亚班列,累计引进过亿元项目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大众日报记者孟令洋通讯员张生王雷)(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枣庄视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aguaa.com/mngjt/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