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粮食了,馒头、面条等都是用小麦磨成粉做的,平时一日三餐谁都离不开它。可你知道吗?小麦也是可以入药的,用对了,药效还出奇好。

稻(大米)有的地方是二季,但小麦却只有一季,可得一年四季之气,秋天播种,冬春生长,夏天收割,夏属火,对应心,小麦是可以入心的(不信请转战内经五常政大论篇),小麦不仅养心阴,还养胃气。

之前有病人问我,为什么大米小麦都是谷物,偏偏炒麦芽可以消米面食积?

这里就可以请出写《本草新编》陈士铎回答大家,陈童鞋说啊,这大米秋天收获得秋(金)气,麦得夏天收获得夏(火)气,火克金,自然可以消面食之积。

陈童鞋说,必须郑重提示大家,这个消面食之积的麦芽是大麦芽,不是小麦芽,大麦虽和小麦是同类,但实际上收获的时间上有早晚实质性区别,大麦在夏初收割,小麦在夏季中旬收割,中气平和初气克削,所以小麦比大麦平和,用小麦来养胃,用大麦来消积食,这个做法没毛病。

听到这里,I服了YOU陈童鞋,

就问一句,Areyou处女座?

一颗麦子分得那么细~~

此外,陈童鞋还说大麦在初夏收割,具有生生之气,所以生麦芽(发芽后的大麦)可用来疏肝,炒熟后的焦香之气就能醒脾用来消化米面在人体里的积滞。

现在很多饭店提供大麦茶(炒熟后的大麦)给客人喝,其实就是在帮助客人更好地消化食物,健脾开胃,拉动GDP。。。

所以,古中医在认识一种食物时,会观天地之气并结合其气性味,其外观,其生长特性来取类比象,而不是窝在实验室里研究含多少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一般颗粒饱满的小麦去掉外面麦麸后,就可以磨成面粉,而麦麸是凉性的,以前中医常用来它来炒中药,比如炒白术,可以祛其燥性增其谷气,让脾胃更好地吸收;颗粒不饱满的小麦就是浮小麦,有除骨蒸劳热,止汗的作用;而整颗饱满的小麦入药就可以养心阴,养胃气。

门诊上,我曾遇见过一位患有典型更年期综合症的女士,她说自己经常烦躁不安,晚上睡眠也不行,还容易激动、心慌,流泪。我给她开了一个方子:甘草15克,淮小麦50克,大枣10枚。拿到方子后她一看,说:“米医生,就这三个药?也没安神的药,有用吗?”我笑着说:“先吃个五天,你就知道了。”5天后,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aguaa.com/mngjc/8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