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很多,可怀念的就那么几个。年关将近,我们在接受了一整年的煎烤蒸煮、酸甜苦辣的洗礼后,现在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吃过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过年才能吃到的芝麻糖。还记得你第一次吃是什么时候吗?

先看看小伙伴对芝麻糖的印象。

小时候爸妈过年的时候才做,平时不怎么喜欢吃,不过过年的时候就会想吃。

甜的。过年的时候零食盒里必备的一道点心。

真的不好吃,真不懂为什么每年过年都要买这个?过年之前,一家人在厨房忙活一整天,茶陵的年味全在这芝麻糖里了,真的是买不到的味道。

芝麻糖在茶陵也算是个神奇的食物,很多年轻人不喜欢,但是过年都离不了。说不好吃的小伙伴,我只能说你们是“tooyoungtoosimple”,你们肯定没吃过爸妈亲手做的芝麻糖,真的超级超级好吃,酥脆甘甜,不粘不腻!

“二十三,糖瓜粘”,芝麻糖的味道层次有先后,先是炒黑芝麻的味道,再是红薯糖或者麦芽糖的香气,最后才是芝麻和麦芽混合的气味。辛苦了一年,这就是给家里人的一点甜头。带着甜味,充满仪式感的制作过程,每每回忆,都让人心头一暖。

每年夏天,妈妈都早早的留好一块地专门种上芝麻,辛勤的施肥除草灭虫,成熟的时候放在大大的布上轻轻敲落,然后将这粒粒饱满的芝麻仔细收好。待到年底,经过筛、洗、晒、炒,就是芝麻糖最好的原材料,也是过年时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盼望。

终于等到过年,爸爸妈妈也好不容易可以休息,就开始着手为我们这些小馋猫做芝麻糖,有时用红薯熬糖稀,有时用麦芽熬。全村只有我家有做芝麻糖的工具,所以每次全村的人都到我家来排队做糖。每次邻居小伙伴都在我家排队等着爸爸用筷子给大家缠糖稀,那入口时的温暖香甜,只要尝过必定念念不忘。用稻谷秸秆或筷子缠缠绕绕,棒棒糖的创意估计就是来源于此吧。

糖稀好吃,但做起来真的是个体力活,每次爸爸都满头大汗。也是个技术活,妈妈每次都要忙活一整天。但是准备工作在一周之前就要开始了,培育麦芽要至少四五天,再把麦芽和大米一起浸泡在灶上文火发酵。之后将二者倒入大铁锅加水煮沸,开始火力要猛,大火持续煮3-4个小时,麦芽中的淀粉酶在高温的条件下,能把大米中的淀粉分解成糖分,然后过滤糖水,待麦芽糖水浓稠些就要撤掉柴火,文火慢煮。整个过程都需要不断搅拌,既加快水分蒸发,又防止锅底焦化。

茶陵没有麦子,所以麦芽也成了过年时的稀缺资源。没弄到麦芽的时候,妈妈就会把长相好看没有砂眼的红薯在地窖里单独存着,过年的时候做红薯糖。熬好之后,先舀出一部分倒在面粉上滚一滚,就是我们过年的糖果啦。

糖稀熬好了,接下来就是把芝麻倒进去,迅速搅拌。这时村里的人都会过来帮忙倒入一个叫糖箱的方形模子里。最搞笑的就是压糖了,因为要把一大锅糖给压结实,所以都是把糖装进框里,盖上塑料布,人站上去踩,一个人体重不够还要背一个人上去踩,是不是超有趣?

踩结实后的糖墩,大家都拿着“大砍刀”在长长的案板切糖。我们这些小馋猫闻着糖的味道就会找大人,要求切个长长大大的糖墩才满意。还要把家里的大刀小刀全带上,左一块右一块切切切,还得带上大簸箕和大箩筐才能装的下这一年的糖。每次看着邻居弟弟小小的个子抱着一大筐糖摇摇晃晃的,我都要咯咯笑半天~

过年做的芝麻糖,爸爸妈妈都会装进罐子里,存着给我们慢慢吃。时间长了,糖都受潮变软,剩些碎糖渣,我们就把碎糖渣捏成球,压得紧紧的吃,超甜超幸福。

茶陵的芝麻糖现在也紧跟人们唇齿间的流行趋势,开始有了花生版,核桃版,还有加了红枣的养生版,而我最喜爱的依然是加一点冻米的芝麻糖。如果你吃过这样做出来的芝麻糖,你也一定和我一样会爱上它,思念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aguaa.com/mnggk/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