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讲解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228/4345636.html

春季以及春夏交接期,气候潮湿,天气反复,时有‘倒春寒’,很多孩子都很容易‘中招’。根据我的经验,立春后到现在,感冒、咳嗽、发烧、流感、过敏性疾病都是很高发的。前两天,我给家长讲解了一些孩子体质调理的基础知识,也讲解了春夏交接、立夏后养孩子的顾护要点。今天,我继续给家长讲讲病后调理的原则。

孩子的体质特点是“纯阳之体”、“稚阴稚阳”,这里的“纯阳”并不是指孩子的阳气很盛,相反,孩子的阳气是稚嫩又不稳定的,就像竹笋初生的状态,很脆弱。

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孩子的阳气在病中都会被耗损,病中用到的药物都是大寒之物,会协同病邪一起消耗阳气。小儿“脾常不足”,脾的功能天生就是疲弱的,病邪与药物同样会耗伤孩子的脾。《赤水玄珠·不能食》记有:“由脾胃馁弱,或病后而脾胃之气未复”,意思是脾胃虚弱大多都是大病后脾胃之气还没恢复导致的。

临床上,不少孩子都在病后出现睡不好、胃口差、多汗、没精神、脸色青白、大便稀烂不成型、便秘等问题,其实这都是脾胃受损、阳气不足的表现,所以病愈后补脾补气是最为关键的。

中病即止,能有效预防病情反复

“中病即止”出自《伤寒杂病论》,在我看来,是病后调理很关键的一步。

中病即止,意思是经过中医辨证论治,药物起到了效果以后,症状有所缓解就要调整用药的方向,或者用药的剂量、配伍。对孩子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病邪虽旺,但正气也不弱,在用药后,只要邪气有退衰之势,正气往往能乘胜追击,把残余的邪气驱逐出体外。《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调理名方总是指出“得下,余勿服”,叮嘱病人一见效,就不要继续服药了。

中病即止一般是针对实证而言的,“实证”是指人本身的正气是足的,但邪气也比较盛,这样的状态说明属于实证。如果孩子本身抵抗力比较强,正邪之间激烈搏斗,孩子病时的反应可能反而会比较明显,比如孩子一外感就会发烧,一对证用药症状就会缓解,其实就是体质比较好的表现。

所以,老人家总爱说:“是药三分毒”,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病情有好转就要停止继续用药,以免药物损伤正气,反被邪气后来追上。

病后调理,要学会“等一等”

生病的症状消失,并不代表病已经好了。很多家长会心疼孩子,觉得孩子生病以后肯定很虚,一退烧就着急给孩子吃肉、吃补汤,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我在门诊就看过不少孩子,刚刚病好家长就给鸡汤、肉汤他吃,孩子脾胃一下子承受不了,又引起积食,或者病情又复发。这种情况,中医称之为“食腹”,《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意思是说,当病人热势稍衰退时,如果吃肉食,病即复发;如果饮食过多,就会出现余热不尽、病情反复的现象。

●病后7天是最危险的,别着急调补

在孩子病愈后,家长要学会“等一等”。具体等什么?

第一,等病彻底痊愈。生病的症状消除3天以上,且没有反复才证明孩子病好了。如退烧了、不咳了、没有鼻涕了、喉咙不红肿了、精神状态也变好了等等。

第二,等脾胃状态恢复。孩子生病期间,脾胃受到病邪的攻伐,运化功能会变得虚弱,所以没有足够的能量去运化食物。这时候,他们通常是没什么胃口的。待胃口恢复正常,就可以逐渐给点肉食、肉汤。

刚刚病愈后的孩子,脾胃就像是正邪交战后的焦土一般,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因此,在症状消失的前3~7天,饮食要清淡,一开始可以素食为主,七分饱为佳,让虚弱受损的脾胃自我恢复。《伤寒杂病论》曰“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喝粥是个好方法,家长可以给孩子煮点青菜粥、小米粥,既可以补津液,也可以温中益气。

当孩子胃口变好,开始喊饿,舌苔、口气、大便、睡眠都正常,就可以适当增加食物的种类,但依旧要清淡、易消化为主,可以给孩子吃点瘦肉面、瘦肉粥、清蒸鱼,或者炖点瘦肉汁。

●病后1~2周有节奏地补虚

在病愈后1~2周,孩子的症状没有复发,精神、睡眠、胃口状态都不错,家长就可以有节奏地帮孩子调补,补脾胃之虚为主,每周喝1~2次补脾的食疗汤水,如新四神汤、白术佛手汤等。

1、普通感冒咳嗽,病愈后用理脾补肺方

脾为肺之母,肺为“华盖”,在脏腑中位居最高,有覆盖和保护五脏六腑、抵御外邪的作用。脾土生肺金,脾土强健,则肺卫稳固,孩子抵抗病邪的能力也会很强,很少会出现感冒、咳嗽的情况。一般的感冒、咳嗽,在病愈后家长可以给孩子用理脾补肺方,每周1~2次,能兼顾健脾养肺,有效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而虚不受补、喝补汤容易上火的孩子可以选择新四神汤成品。新四神汤由山药、芡实、白扁豆、南杏仁四味材料组成。山药、芡实能健脾补脾;白扁豆能祛湿;而南杏仁能润肠通便,润燥补肺,就算吃了也不容易上火。消化好、无病痛时每周用2~3天,1天2条。

理脾补肺方

材料:布渣叶12~15克,土茯苓12克,陈皮2克,佛手5克,五指毛桃12克,芒果核12克,麦冬8克,甘草3克

功效:理脾养肺。

宜忌:

◆3岁以上辨证服用。

◆蚕豆病可以用。

2、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用太子参鳄鱼肉汤

肺司呼吸,主管呼吸系统。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病位在肺,生病期间,病邪会攻伐肺,导致孩子肺虚。另外,孩子在病中会大量使用抗生素、消炎药,这些都属于“狼虎药”,最容易伤脾耗气。病愈后,孩子很容易出现汗多、脸色发白等体虚的症状,此时家长可以每周安排1次太子参鳄鱼肉汤,能起到健脾补气的功效。但由于这个食疗相对补益,一定要在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无热证的情况下用。

太子参鳄鱼肉汤

材料:太子参10克,鲜鳄鱼肉50克(或干品10克),生姜3克

功效:健脾益气

宜忌:

◆适用于过敏性咳嗽、哮喘,适合脾虚易感的孩子。

◆3岁以上辨证服用。

◆蚕豆病可以用。

3、流感、持续高热,用高热复元方

当孩子感染了流感病毒,或患上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都会出现持续的高热。高热最易耗损津液,孩子在退烧后会出现明显的伤阴症状,如舌红少苔或无苔、手足心热、小便黄且量少等。此时,可以在孩子病愈后,炎症症状都消失且不复发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高热复元方帮孩子生津滋阴、调理脾气。消化好、无病痛时每周1次,连续用2~3周。

但如果孩子没有出现明显的伤阴症状,而且急性炎症还存在,如喉咙红肿、喉咙发炎、疱疹仍未消退等等,就不适合用高热复元方。

高热复元方

材料: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陈皮2克,乌梅5克,莲子5克,百合8克,麦冬10克

功效:生津滋阴、调理脾气。

宜忌:

◆适用于持续高热退热后有伤津耗阴的症状。

◆3岁以上辨证服用。

◆蚕豆病可以用。

4、病后出汗多,用敛汗健脾汤

孩子生病期间,如发热、腹泻,会耗损大量的阴液,如果补充不及时,就容易伤阴。孩子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就会出现“盗汗”。严重的孩子还伴有烦躁、哭闹、易醒等症状。另一种情况就是“自汗”,孩子病中会用到大量清热解毒的药物,或抗生素、消炎药,孩子的正气受损,脾虚气虚而不能统摄汗液,不能控制好毛孔的开合,就会出虚汗。此时,在孩子消化好、无明显炎症时,可以煮浮小麦山药茶,盗汗、自汗都适用。

浮小麦山药茶

材料:浮小麦25克,山药15克

做法:将浮小麦用布袋包好,与山药共煮成汤,去渣,代茶饮用。

功效:固表止汗、健脾益气

宜忌:

◆适用于盗汗、自汗的症状。

◆3岁以上辨证服用。

◆蚕豆病可以用。

在我看来,病邪对脾胃、正气的攻伐都很迅猛,万一家长没有学会辨证,没有掌握调补的方法,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孩子的体质和生长发育。在我的经验来看,那些易生病、反复生病的孩子,都是比较矮小的,而且情志、学业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病后的调补固然重要,但学会预防更为重要。小儿百病积为先,孩子80%的疾病都与积食有关,家长要每天坚持“10秒判消化”,在积食时及时用新三星汤消食导滞,才能更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为了让孩子们安然换季,少生病、多长高,我和团队特意为家长和孩子准备了!

大礼盒每套内含新三星汤3盒、新四神汤2盒、许暖贴5盒,共10盒产品,还有精装礼盒,低至5.7折。

以上提到的所有食疗方在《儿童食疗大全》都有,此外,还包括+道体质调理食疗方,在“五一”活动期间,我和团队都为家长准备了一个食疗大礼盒——《儿童食疗大全》实体书+《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组合售卖,低至6折!电子课永久更新,马上扫码订阅,马上学习!

五一大放“价”!

全场低至5.5折,

折上再满减!

想要了解其他产品的家长,

可以直接扫下方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aguaa.com/mngjc/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