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给你说中药科普之旋覆花苍耳子
中药科普之旋覆花、苍耳子 各位小可爱, 大家好! 欢迎来到中药小课堂, 今天为大家带来两种“怪药材” 旋覆花和苍耳子 虽然都属于菊科, 可是它们却一点也不像哦, 下面就和药药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旋覆花 + 小诗词 阴阳为炭地为炉,铸出金钱不用模。 莫向人间逞颜色,不知还解济贫无。 —《金钱花》 + 特点 花缘繁茂,园而覆下,所以得名旋覆花。旋覆花花金黄色,花形似钱币,故而又名“金钱花”。旋覆花因其花像野菊,且在六月开放,又名六月菊,是不是很形象呢!旋覆花属于多年生草本。 +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微温。入肺、胃、脾经。 功效:化痰平喘、降气止呕、疏肝通络、蠲饮利水等功效。 主治:在临床中,煎服常用于治疗咳喘多痰等病症。 + 小妙方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旋覆花汤”吧!《金匮要略》原文中这样描写:“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七)主要治疗淤血性胸痛的疾病,一般表现为胸痛明显,痛如针刺,而且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类似于目前所说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者肺栓塞等疾病。 苍耳+ 小诗词 蓬莠独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侵星驱之去,烂熳任远适。放筐亭午际,洗剥相蒙幂。 —杜甫《驱竖子摘苍耳》 + 小知识 这种植物大家肯定不陌生吧,小时候经常黏在衣服上的带刺小球球。它就是苍耳啦,是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它种子的传播方式依靠着动物们,小动物将它的果实在不经意间粘走,再落回土里,它的花语就和它的播种一样,叫做等待。 +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归肺经。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 主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 小妙方 说到苍耳子,就不得不说说苍耳出自宋朝《济生方》的苍耳子散。本方又名“苍耳子散”“芷夷散”“芷辛散”“苍耳草散”。 组成:辛夷仁半两(15克)、苍耳子二钱半(6克)、香白芷一两(30克)、薄荷叶半钱(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用葱、茶调下。现代常作汤剂水煎服,用量酌减。 主治:鼻渊初起,症见鼻塞不闻香臭,流浊涕不止,前额头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与辛夷、白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便是大名鼎鼎的中医方剂——苍耳子散。用于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等证。 说了这么多,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 这两种药材到底“怪”在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七色光讲解员 怎么来解说这两种“怪药材”吧! 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看似两味毫不相关的中药, 竟在“升降浮沉”方面有着巧妙的联系, 每一味中药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它们在静静的等着我们, 去聆听它们的声音。 今天的中药小知识就到这里了, 我们下一期再见! 图文排版:张嘉琪 图文审核:张田丽 统筹编辑:郝悦 责任编辑:刘雅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aguaa.com/mnggk/7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民间中草药苍耳子附名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