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英语课程和教材的改革在持续推进,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新课标的颁布。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形象地说:“课程修订是龙头,龙头舞起来,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组成的龙身、龙尾才能摆起来。”

新课标将思维品质单独列为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新时代的要求。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便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设计有效问题,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与思维习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独立的视角审视和思考问题,得出自己的判断,进而提升思维品质。

本文以一堂阅读观摩课为例,旨在探讨和研究如何利用英语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例分析本堂阅读课由金华外国语学校程欢老师执教,我是观摩教师中的一员。从本堂课学生的发言中我能深切体会到,学生们的思维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这得益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对问题的有效设计。

01

教学内容分析

本堂课的阅读材料TheBeggar来源于法国作家莫泊桑的讽刺小说《羊脂球》。基于九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执教教师对文本进行了一定的改编。

02

读前激活学生思维

首先,执教教师呈现一幅乞丐(beggar)的照片,然后根据照片提问:①Whatdoyouthinkofthebeggar?②Whatdoyouwanttoknowaboutthebeggar?对于问题①,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学生A:Ithinkbeggarsarepoor.学生B:Ithinkbeggar’slifeistough.学生C:Ithinktheirlifemustbedifficult.学生D:Ithinksomebeggarsareverylazy.Theyshouldgotowork.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教师有效推动了学生的浅层思维,充分激活了学生关于话题的实际体验,有利于课堂上的互动生成。然后,教师抛出问题②,部分学生的回答如下:学生A:Iwanttoknowwherehelives.学生B:Iwanttoknowwhathethinksofhimself.学生C:Iwanttoknowwhyhebecameabeggar.此问题的设计促成了学生的深层思维,开拓了他们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主题,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教学效果分析:通过图片呈现,学生联想生活经验,准确习得了新词汇的含义。看似简单的教学步骤,与直接告诉学生单词意思那样平铺直叙的教学相比,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03

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问题①:问题②:教学效果分析:教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本、获取重要信息,完成信息层面的问题。问题①主要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问题②侧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和对语篇的把控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问题③:仔细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句子:Forthreehourshecontinuedhis__________journey,butreceivednotahalfpenny.教师追问了学生填词的理由:学生A:Hopeless.InPara.2,itsays:peoplehardlygavehimanything.Everyonehadgrowntiredofseeinghimforfortyyears.SoIthinkhisjourneyis“hopeless”.学生B:Miserable.InPara.2,there’sanothersentence:Helivedlikethebeastsofthefield.Hewasyetlovedbynooneandcaredbynoone.SoIthinkhisjourneyis“miserable”.学生C:Hungry.Withoutanyfood,Ithinkhemustbeveryhungry.学生D:Longandlonely.Ithinkhemustfeelverylonelyandsad,whichmadethejourneyverylong.问题④:HaveacloselookatPara.7.Thehenwaskilledby“Bell”,thenwasitanaccident?问题③将学生的思维模式由概括引向具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aguaa.com/mnggk/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