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技术分析的拥趸来说,19世纪20年代真是一个不遑多让的“黄金时代”。

年,小有名气的操盘手江恩出版了第一本书《股票行情的真谛》,并开始了付费授课,虽然票价很贵但仍一票难求。

年,日后发明波浪理论的艾略特受美国国务院指派,出任美国驻尼加拉瓜总会计师,在尼加拉瓜独立后跑到危地马拉担任铁路公司的财务主管,出版了《拉丁美洲之未来》以及《咖啡馆和自助餐厅的管理方法》名声大噪,俨然是一名中美洲社会、经济和餐饮行业专家。

相比于年前后开始交易股票的美国,亚洲国家接受股票市场更晚,直到年前后东京、香港才出现了正式的交易所。但这并不妨碍日本投资者前赴后继地寻找“赚钱必胜法”。

(年5月,刚刚成立的东京股票交易所,来源:日本交易所集团)

年,一名叫細田悟一的26岁年轻人加入了东京的都新闻社(现东京新闻社),从事商品和公司新闻的报道,同时也是一名活跃的股票评论家。

(广为流传的細田悟一(一目山人)照片,来源:yahoo)

作为一名一百年前的日本财经大V,最头疼的事情不是没有流量找不到金主爸爸投广告,而是根本就没有系统的交易体系。更要命的是,当时根本就没有个人电脑,每调整一个指标,都需要手工对历史数据进行回测。所以昭和年代的技术分析不仅烧脑,而且废纸。

所以直到年,細田悟一才以一目山人的笔名发表了《股票转换线》系列文章,并在年下海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之后二十年里,虽然这套时空均衡理论逐渐完善,但一直都是极少数人才拥有的“交易秘籍”。直到年,年逾70的山人发表了《一目均衡表》,迅速成为了日本投资者最常用的交易策略。

这套交易方法在后被引入美国,迅速引起了空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aguaa.com/mngly/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