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首宁静的音乐

我是个普通的都市白领,从来没有过隐居的想法。然而五月上旬的淡季去了趟美加边境的尼加拉瓜大瀑布,倒让我意外发现了个隐居的好去处。

到达时整个街区空空荡荡。四处安静,有些诡谲。

空旷的街道

这让我想起《在西伯利亚森林中》作者西尔万·泰松的自序:“我带去了书籍、雪茄和伏特加。至于其他—天地,静寂,孤独—已在那里。”

到夜里旅客们回巢,六人一间的青旅宿舍竟满员了。原来她们白天都在离青旅半小时脚程的镇子里玩耍。于是第二天我也去瞅了瞅。

恐龙和摩天轮

整个镇子就是一个为旅客而建的恐怖屋。我去游玩时刚好遇上了十分诡异的超强风,本就寥寥无几的人被吹得东倒西歪,给人一种森森的后背发麻感。

小镇的旁边就是大名鼎鼎的横跨美国和加拿大的世界上最大的尼加拉瓜大瀑布。它是最大的没错,因为它最宽。但是却低低矮矮的,属于小胖墩类型的瀑布。

泰松写过:“要破坏某一时刻的醇厚感,最好的办法是试图为它拍一张照片”。我自认为手机里拍的几十张照片没有一张能真正诠释瀑布的美,索性不献丑了。

亲眼看见很是震撼,那股磅礴的力量,滂沱的雾水,迷濛到睁不开眼。水雾连着天边都是白白的一片,正是印证了李白那句“疑似银河落九天”。古人诚不我欺也。

欣赏了半小时瀑布的宏伟,身上也淋湿的差不多了。看过了每颗水珠最傲人的那一刻,汁粒饱满的从崖上一跃而下,让我很好奇水珠最后的归宿到底是哪里。

晚上回青旅时大厅里又空无一人,房间里舍友们都已搬走。绝大部分的旅客都只呆一晚,看一眼瀑布,便奔向下一个目的地游玩。只有我默默呆了一周。

青旅的客厅

晚饭后我一个人走进客厅读书。

《在西伯利亚森林中》是一本日记。作者在冰天雪地的森林中住了半年,每天写隐居日记,汇总起来就成了这本类似散文集的书。里面有些观点我很是赞同的,譬如他在二月十四日写的:“当人们担心内心世界贫乏时,应该往里面加入好书:自身的空虚总是可以弥补的。错误则在于只选择艰涩的读物,以为林中生活能使你维持极高的精神状态。但如果在飘雪的午后只有黑格尔相伴的话,时间将会极其漫长。”

隔天我沿着瀑布流过的方向一直走,看着它如小兽般跳跃和翻腾。决心要一路跟随着看它最终归于平静的地方。

走了五公里后我累坏了。一路上满眼都是绿地,我在看到三颗粉粉的樱花树后终于停了下来。樱花树在一个很大植物园入口。植物园旁边有一个蝴蝶保育基地。我进去看了看。看完后我就原路返回了。

蝴蝶的生命美丽却转瞬即逝,不像隐居的日子,每分每秒都被拉的十分漫长。

美丽的蓝蝴蝶

第三天我放弃了徒步计划,偷懒选择了Uber,一路坐到瀑布汇聚成的大湖。湖光山色,延绵不绝。功德圆满。奔腾的瀑布至此终究归于平静,像从未有过波澜壮阔一般。只有当微风轻拂水面时,才能听到水珠的低声吟唱。

我在宁静的湖水旁读泰松笔下的贝加尔湖:“湖水散发着忧郁的气息,因为那些与世隔绝的魂灵在这里游荡。”

“在这里,我生活在一个可预见的王国里。流逝的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镜像,也是第二天的素描。”

“隐士无法预见的是他的思绪,只有它能打破时光一成不变的进程。为了给自己带来惊喜,必须梦想。”

尼加拉瓜湖

美景当前,我在想些什么?我忽然有点不清楚是什么让我此时来到了此地。来这之前我对这片湖一无所知。我唯一知道的只有大瀑布本身。而其他的,都是闲暇时光得来的意外之喜。

尼加拉瓜还有另外一个有名的故事,以至于它时至今日依然是蜜月旅行的胜地。据传拿破仑的兄弟曾带新娘不远万里跑来这个瀑布度蜜月,回欧洲后在皇族中大肆宣传这人间仙境般的美景,这才使它声名鹊起,在欧洲掀起了到尼加拉瓜度蜜月的风气。

像所有合格的蜜月胜地一样,这里也有个白色小亭,孤零零的矗在湖边。等待着被相爱的人发现。

蜜月小亭

湖边的公园很美。我前前后后走了个遍。这是个退隐江湖之地。空旷的高尔夫球场,大片的公园和绿地,安静的水声,零星的行人,温柔的耳语。

离此地不远有些酒庄,酒庄的葡萄枝整整齐齐的插在绿田,等待下一轮的盛放。

太阳不知疲惫地高高悬挂,耀眼却不失温柔,在五月残存的冷流中给我送来暖意。

之后几日我去酒庄品了冰葡萄酒,去餐馆点了没有试过的迷你小生蚝,去镇上参观恐怖蜡像馆,去摩天轮俯瞰大瀑布。去岸边观赏白梅和郁金香,去不知名的绿地散步和遐想。青旅附近有一个中国的佛寺,我去参拜时在佛像周围的柱子上看到了一句“看破、放下、自在”。

隐居生活过的孜孜不倦。

我会不会在四十岁时也想要来一段真正的归隐山林呢?我也不知道。泰松在日记里写着:“其实归隐山林是为了终于可以做一些始终令我胆怯的事。”对他来说这件事就是毫无干扰地去阅读那些“一直引人注目地摆放在我巴黎的书桌上而我却不曾有勇气翻开”的书。他在三月底的日志里还提到了他读过的杜牧和陶渊明的诗。

这么看来我是个合格的都市隐居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aguaa.com/mngjt/4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