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澄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东山再起
作者简介:徐世澄,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拉丁美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察哈尔学会拉美研究中心主任。 原文出自:《唯实》年第1期 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东山再起徐世澄 最近一年,玻利维亚政治生态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年11月10日,玻利维亚发生政变,左翼政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主席、总统埃沃·莫拉莱斯政府被推翻,莫拉莱斯被迫流亡国外。一年后,年10月18日,玻利维亚举行大选,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候选人路易斯·阿尔塞当选总统,于11月8日就任总统。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东山再起,本文主要分析玻利维亚左翼东山再起的前因后果。 一、玻利维亚年10月大选年10月18日,玻利维亚举行大选,共有6名总统候选人。10月23日,玻最高选举法院宣布最终选举统计结果,左翼政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候选人、前经济部长路易斯·阿尔塞以55.1%的高得票率在大选中获胜,当选新一任玻利维亚总统。其主要对手公民社群党候选人、前总统卡洛斯·梅萨获得28.83%的选票,另一位候选人“我们相信”组织候选人费尔南多·卡马乔获得14%的选票。 阿尔塞年57岁,曾先后在玻利维亚前总统莫拉莱斯三届政府中担任财政和经济部长,被称为创造玻利维亚“经济奇迹”的人。阿尔塞年10月23日在推特上表示,他将不辜负玻利维亚人民的信任,并强调自己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重建玻利维亚,以恢复国家稳定。阿尔塞已于年11月8日正式就任。 二、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及其执政16年的功过地处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玻利维亚(全称是多民族玻利维亚国),面积.8万平方公里,人口.6万,约有36个民族,主要民族是印第安克丘亚和艾马拉族。玻利维亚也是拉美各国中印第安人占总人口比重最多的国家,约60%。玻利维亚拥有丰富的油气和铜、铅、锌、锡等有色金属等资源。长期以来,国家的主要资源和经济命脉掌握在外国跨国资本和本国白人等上层资产阶级手中,经济发展落后,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现象十分严重,被称为“坐在金椅子上的乞丐”。20世纪90年代,玻利维亚仿效其他拉美国家,引入新自由主义理论进行私有化改革,其结果不仅没能振兴本国经济,反而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引起群众的广泛不满。 关于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争取社会主义运动是玻利维亚左翼政党,创建于年。在政治上主张捍卫各个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尊重他们的历史、传统、习惯和文化,主张对立法、司法等机构进行改革;在经济上,反对新自由主义,要求对石油天然气实行国有化,主张进行土地改革;在对外政策上,主张加强地区一体化,反对由美国主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强调各国人民自决的原则,反对各种形式的外来干涉。[1]玻利维亚前总统埃沃·莫拉莱斯是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和该党的主要领导人。 在年12月大选中,莫拉莱斯作为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的候选人,首次当选总统,并于年1月22日就任。在年12月6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他获得64.2%的选票,再次当选总统。在年10月12日的大选中,获得61.04%的选票,第三次当选总统,年1月22日就任,任期应至年1月。 关于“社群社会主义”。莫拉莱斯是印第安艾马拉人,他是玻利维亚历史上第一位印第安人总统。莫拉莱斯及其领导的争取社会主义运动提出了“社群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建立在反对新旧殖民主义和回归传统的平等、互惠、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上,是由印第安传统思想、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吸取各种社会主义的思想养分结合在一起的新思潮。 社群社会主义认为,印第安人曾创造了伟大的古代文明,也流传了许多朴素的宇宙观念和思想一直到后世。印第安人认为宇宙和地球是一体的,人类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第安人基于平等、民主、和谐的观念建立各种社群,若干数量的印第安人聚居在一起,共同拥有一片土地,共同耕种,共享收获物,由此也产生了“社群文化”。莫拉莱斯将“社群文化”运用到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构建之中,并视其为非常重要的一环。他认为:“社会主义就是人民生活在社群与平等之中。从根本上看,农民社群里就存在社会主义。” 社群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持否认和批判的态度,认为资本主义体系追求利润的逻辑是一切罪恶之源,它破坏了地球、环境以及社会关系。“它向一切事物索取最大的利润。在资本主义体系下,没有什么事物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水、土地、人体基因、传统文化、正义、道德、死亡和生命本身一切都变成了商品”,资本主义要把所有人同化为单纯的消费者。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的新自由主义药方使多数国家陷入危机。单一的经济模式造成一种普遍的文化适应,用同一种方式看待和思考问题,即资本主义方式。资本主义全球化就这样破坏了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莫拉莱斯提出,为了保护地球、生命和人类,必须消灭资本主义。 社群社会主义也吸取各种社会主义的思想养分,如印第安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拉美各种左翼思潮以及玻利维亚历史上盛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莫拉莱斯强调,玻利维亚的“社群社会主义”应该是基于本土特色的,而不是照搬他国的社会主义经验。 “社群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基础是:自由、尊严、平等、公平、对等、互补、团结、透明、社会责任、尊重生命、尊重人权、尊重文化多样性。 莫拉莱斯提倡的“社群社会主义”主张要在玻利维亚实现社会正义,以人为本,承认人的权利;主张参与民主,召开制宪大会,选举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议员;承认玻利维亚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以印第安文明和价值为根基、以独立战争英雄的思想为指导,建立“拉美大祖国”;反对帝国主义的企图,主张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团结,声援正在为自由、正义和解放而斗争的力量和运动;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新殖民主义政策,捍卫主权、经济主权和发展权。国家资源要掌握在国家的手中;公社、工会和家庭是“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的社会发展基础,政府将保护它们;解决人民的问题是“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和政府的宗旨;“争取社会主义运动”主张“社群社会主义”,发展社团民主;保障充足的粮食供应、有效的医疗和良好的教育,捍卫贫困和边缘居民的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的购买力,重视落后地区的开发等。 莫拉莱斯还提出“美好生活社会主义”,主张要满足人民和个人的客观和主观的需要,消灭剥削,人与人之间和社团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过和睦的生活,这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做到。年8月16日,时任玻利维亚外长费尔南多·瓦纳古尼·马玛尼在北京公共外交中心发表主题为“美好的生活”演讲时说:“美好的生活意味着要尊重父母、尊重祖先、尊重他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生活会非常美好。美好生活就是祖先说过的一项原则,即我们一起前行,谁也不应该落后,所有人都应该获取必要的东西,也让所有人都没有缺失,这是祖先们教育我们的原则。” 莫拉莱斯在玻利维亚执政13年的功与过。从年至年,莫拉莱斯在玻利维亚执政了13年。莫拉莱斯执政后,宣布要在玻利维亚进行一场“民主和文化革命”。莫拉莱斯任内,他将“社群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施,在玻利维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其一,宪法改革。年8月6日成立制宪大会,年1月25日新宪法全民公决,获得了61.8%的支持率,同年4月14日,玻利维亚国民议会正式通过新宪法。新宪法强调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家的特性。宪法第一条规定:“多民族社群、自由、独立、主权、民主、跨文化、分权和自治是法治的玻利维亚共和国的基本原则。共和国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之上,并将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纳入国家一体化进程之中。”年3月,将国名由“玻利维亚共和国”改为“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新宪法为莫拉莱斯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确立印第安人在多民族国家的合法地位,规定印第安人应在议会中占有一定的名额。建立多民族宪法法庭,成立多民族选举机构,规定印第安人在这一机构中拥有一定的代表。宪法还将36个印第安民族所讲的语言提高到与西班牙语同样重要的地位并作为官方语言,要求中央政府和省政府至少使用两种官方语言。此外,保护印第安人的合法权益,赋予印第安人地方自治权力。同时,较好地处理了与几个右翼掌权的富裕省的关系。玻利维亚被称为“半个月亮”的东部几个比较富裕的省份圣克鲁斯、潘多、塔里哈和贝尼的领导权一直掌握在反对派手中。莫拉莱斯执政初期很难踏上这几个省的土地。他既给予这些省某些自治权,又加强中央政府在军警与财税方面对这些省的控制。年的选举,争取社会主义运动拥有稳定的民众支持率,在国会两院中拥有三分之二的大多数席位。执政党夺回了圣克鲁斯、潘多、塔里哈等省的领导权,只剩下贝尼省仍在反对派控制下。但在年3月的中期选举中,执政党失去了一些重要省如拉巴斯的省长职位和重要的城市如首都拉巴斯和阿尔托的市长职位。 其二,经济改革。为了改变玻利维亚长期落后的现状,莫拉莱斯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是制定了国家发展五年计划(—年),提出要使玻利维亚成为一个“发展生产的、有尊严的、民主的和主权的国家”。随后,又制定了《—年通往领先玻利维亚》的纲领。二是此后莫拉莱斯政府不断推动石油和天然气、矿产、森林、通信、铁路交通等领域的国有化,重新掌控了这些战略资源的所有权,也极大地充实了国库,为其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莫拉莱斯并非排斥一切外国资本,国有化不是无偿没收或强制征用外国企业资产。因此,大多数外国企业并没有退出玻利维亚。三是改变本国单一经济结构,发展工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年5月7日,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玻利维亚公司承建的总长.07公里的鲁雷纳瓦克至里韦拉尔塔公路项目正式开工。年8月13日,政府颁布第号法令,即《保护印第安人领土和伊西博罗-塞库雷法》,准许政府建设一条从贝尼省到科恰班巴省的公路。年4月3日,颁布法令准许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3.96亿美元给玻建设穆通铁矿。四是推动古柯的产业化。莫拉莱斯主张打击贩毒活动,但允许每户农民种平方米的古柯叶,并推动古柯的产业化,以此保障农民的收入。五是缩减财政开支。裁减政府部门,推行新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削减公务员过高的津贴,大幅度减少政府机关的额外开支,使玻中央政府连续几年出现财政盈余。由于上述措施,尽管多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上原油和天然气等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对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玻利维亚一直是南美洲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在拉美也名列前茅。莫拉莱斯执政13年,玻利维亚经济年均增长5%。人均GDP明显增长,从年至年的年人均GDP美元,增加到年至年的美元。 其三,社会改革。莫拉莱斯政府在“美好生活社会主义”执政目标下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施扶贫计划和支持团结互助计划,重点扶持80个贫困市(县)。玻利维亚的贫困人口比例从年的59.6%下降到年的38.6%。同期,极端贫困人口从36.7%下降到16.8%。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比重从年的35%上升到年的58%。二是土地改革。为满足广大印第安农民“耕者有其田”的要求,年6月3日,莫拉莱斯在东部圣克鲁斯市将第一批土地国家所有权的证书交给农民,政府将万公顷国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年11月28日,颁布新土改法,国家有权向庄园主征收部分闲置土地,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无地的贫民和印第安农民。三是促进就业和收入。玻利维亚政府规定每年要创造10万个就业机会,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办城镇发展银行,为手工业者、中小生产者和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和补贴。在文化教育方面,莫拉莱斯政府开展扫盲运动,推广双语教育,弘扬民族文化,进行一场文化革命。8年12月21日,经过三年的扫盲运动,玻利维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文盲已被扫除的国家。 在外交方面,莫拉莱斯政府对外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和不结盟的政策,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坚持各国一律平等、人民自决,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原则,突出多元外交和务实经济外交。重视发展同拉美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与古巴、委内瑞拉等拉美左派国家关系密切,积极推进地区一体化。莫拉莱斯政府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持批评态度,谴责美国对玻利维亚内政的干涉。莫拉莱斯政府与中国关系友好,他本人曾多次访问中国。[2] 但是,“社群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社群社会主义”具有浓郁的莫拉莱斯个人“卡里斯马”色彩,年11月莫拉莱斯被迫辞职流亡国外后,无论是他本人还是该党已很少提及“社群社会主义”。 三、玻利维亚年10月大选?莫拉莱斯被迫流亡国外年10月20日,玻利维亚举行大选,共有9名候选人参加角逐。据最高选举法庭宣布的选举结果,执政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候选人、总统莫拉莱斯得票率为47.8%,反对党公民社群党候选人、前总统梅萨得票率为36.51%,莫拉莱斯超过梅萨11.29%。按照玻选举法规定,得票居首位的候选人若得票率超过40%,并且比得票第二位的候选人得票多于10%,即当选总统。因此,最高选举法院宣布莫拉莱斯当选总统。但是,反对派拒绝承认选举结果,认为选举过程存在舞弊,连续三周举行抗议,起初要求进行第二轮选举,进而要求废除大选结果,重新举行大选。11月10日,玻警察总司令和武装部队总司令要求莫拉莱斯辞职,在军警头目的压力下,同一天,莫拉莱斯被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12日,乘墨西哥空军的飞机抵达墨西哥寻求政治庇护,后转赴阿根廷寻求庇护。11月12日,反对派成员、参议院第二副议长珍尼娜·阿涅斯在国会宣誓就任临时总统。后玻国会各党派议员达成协议,同意重新举行大选。11月24日,临时总统阿涅斯签署并颁布了一项新选举法案,该法案废除了10月20日大选的结果;规定自该法案签署之日起,将在20天内选举新的最高选举法院成员,由新的最高选举法院确定大选日期;最高选举法院成立后,必须在天内举行总统选举;如果在第一轮投票中没有获胜者,必须在45天之内举行第二轮投票;选举产生新总统后,临时政府在15天内将权力移交新政府;莫拉莱斯将不能参加本届总统选举。12月19日,国会选举产生了新的最高选举法院。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玻利维亚流行等原因,大选一再推迟,直到年10月18日才举行。 莫拉莱斯之所以辞去总统职务,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美国和美洲国家组织千方百计企图推翻莫拉莱斯左翼政权,而莫拉莱斯对美洲国家组织过于轻信,甚至主动邀请该组织派审核组审核大选结果,美洲国家组织审核组于11月10日公布报告认定,玻利维亚10月20日举行的大选中存在伪造签名和造假行为,建议玻利维亚废除大选结果,并在新的选举机构监督下重新举行大选。二是由于莫拉莱斯没能掌握和控制军队和警察部队的领导权,在关键时刻,军队和警察部队的上层站在反对派一边,要求莫拉莱斯辞职。三是由于莫拉莱斯没有接受年2月公决的结果。年2月21日,玻利维亚举行公投,以51.3%反对票和48.7%赞成票,否决莫拉莱斯第四次竞选总统的资格。但莫拉莱斯通过宪法法院的裁决,坚持要第四次竞选总统,遭到相当一部分民众的反对。莫拉莱斯的辞职和玻利维亚左翼政权的垮台无疑是对拉美左翼力量的一次沉重打击。 四、争取社会主义运动东山再起的原因玻利维亚左翼“争取社会主义运动”东山再起使玻利维亚民众感到兴高采烈,使古巴、委内瑞拉、尼加拉瓜等拉美左翼政府和拉美左翼政党和民众感到欢欣鼓舞。有评论认为,这标志着左翼力量在拉美的复兴。巴西左翼学者萨德尔认为,这标志着拉美第二个反新自由主义周期的开始。 人们不禁要问,缘何争取社会主义运动能在短短的一年之后,又东山再起?缘何路易斯·阿尔塞能在10月18日的总统选举中,以55.1%的高得票率在首轮投票中直接胜出,当选玻利维亚总统? 首先,阿尔塞获得了莫拉莱斯阵营民众的有力支持。莫拉莱斯领导的左翼政党执政近14年,在国内有较为雄厚的群众基础。阿尔塞作为“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的候选人和莫拉莱斯的继任者,得到这一阵营民众的大力支持。竞选中,他还努力团结中产阶级,从而争取到部分摇摆选民的选票。 其次,阿尔塞的经济业绩赢得广大选民的信任。经济是选民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aguaa.com/mngjt/5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尼加拉瓜线上雪茄节开幕
- 下一篇文章: 春天,是一场种子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