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引导人民
布面油画×cm年欧仁·德拉克洛瓦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前些天有朋友谈及这幅《自由引领人民》(TheLibertyLeadingthePeople),它是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为纪念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一幅油画,法语名为LaLibertéguidantlepeuple,也有人们称之为“年7月27日”,《自由引领人民》是德拉克洛瓦一生中为数不多,以现实事件为题材的作品,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写实主义作品,也不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依然是一件浪漫主义作品,与这位有着“浪漫主义狮子”称号的德拉克洛瓦没有出入。 看画面就能一目了然,一群革命者呈现了一幕冲锋陷阵的场景,中心位置构成金字塔塔尖的是一位身着希腊风情服饰的女性,她袒胸赤脚的的神情,通常艺术家只有在描绘神一般的人物时才得以体现,众多的古希腊雕像是否在佐证这一说法。左手拿着一杆枪,右手高举象征法兰西的三色旗,这是不是历史中记载的那位克拉拉·莱辛的姑娘,未可知,此女活脱是一位自由女神模样。自由正是这幅画要体现的主题之一,另一主题就是人民。 自由,但凡有思想觉醒和意识觉悟的人都不会陌生,可是自由究竟是什么,只要是人给出的定义势必会有偏颇,至今不能绝对,这也恰好体现了一丝自由的内涵。六月自然也没有定义的能力,只是有一点感悟,那就是,人们随着时光,会用拥有的自以为的自由一点点消磨完拥有的自由。我们都知道不加管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那么自由似乎就成了伪命题,所以此处要区分自由的条件,以及自由适用的条件,无论如何,总归有点绕口,有点烦脑,还有点闹心。现在不是茶话时间,就此打住,先来自由自在地欣赏这幅画。 当我们的眼光自由地着落于《自由引领人民》这幅画时,你虽然自由,却是自然地如多数人一样,首先会落在那顶红色的帽子上,此间就有了那么一点自由外加民主的意味,自由的是整幅画都是你的着眼点,民主的是你遵循了多数人的浏览模式从醒目的高处着眼,不得不提及自由的,还因为这顶帽子,“弗里吉亚无边软帽”(Phrygiancap)又称自由之帽,是一种与头部紧密贴合的圆锥形的软帽,其帽尖向前弯曲,典型的颜色是红色。此时,你有没有想到一个人,其实也不能称之为人,“蓝爸爸”,《蓝精灵》中的蓝精灵都戴着一顶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唯有“蓝爸爸”戴了一顶红色的。难道比利时连环画家贝约在创设《蓝精灵》这个卡通形象时,赋予了他们自由的属性,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自由的精灵。因为六月有学计算机的背景,说到红帽子,不能不想到一位资深的Linux提供商,RedHat(红帽),Linux如同Windows是一种操作系统,不同的是,它的源代码是公开的,这意味着它向全世界的程序员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所有人都可以对它不断完善,我们也曾有过经典的红旗Linux,只是不知道如今是否安好。虽然“红帽”是一顶有边的帽子,但是他们的合作创始人曾在公开场合强调过他们的品牌精神来源,“在西方的传统中,红色代表着解放和挑战权威,而redhat很久以来就是自由的标志”。除此,在美国参议院、美国国防部的徽章上,也都有一顶红帽子。阿根廷、古巴、尼加拉瓜、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和海地的国徽上,也都有这顶红帽子。 在西方文化中,弗里吉亚无边软帽又称“自由之帽”,戴这种帽子就是表示反抗和革命。其实对于希腊人而言,这顶帽子的渊源是古代小亚细亚的弗里吉亚人佩戴的帽子,希腊人以此特征区分迁徙而来的弗里吉亚人,此帽子就成了“外邦”的标志。希腊人也戴一种软帽,叫做“皮勒斯”,形状和弗里吉亚帽几乎一样,只是帽尖不下垂。据资料讲这种皮勒斯帽子到了罗马时代有了新的含义,获得自由之身的奴隶,重获身份的标志就是戴一顶皮勒斯帽。或许是皮勒斯帽与弗里吉亚帽实在难以区分,获释的奴隶会佩戴弗里吉亚帽,此帽于是与自由和解放联系了起来。因此,自法国大革命开始这般象征自由的元素就已经融入现实,德拉克洛瓦此时并不算标新立异。讲了这么一段,居然只讲了一顶帽子,看绅士要看帽子,莫非赏画也要学会看帽子了。此外,画面中的元素就是人民。在夺取七月革命胜利的人群中,当时的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成为参加战斗的主体。德拉克洛瓦本人并没有参加这次战斗,后来他在书信中曾写道“当我努力创作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好转了……即使我没有战斗,我也可以用我的画作来歌颂它。”有人就据此说他将自己的形象融入到画中,画中那顶高礼帽先生与他的自画像似乎有几分相似。是否德拉克洛瓦没有给出答案,画家将自己入画不算鲜见,关键是他有没有入画的意图。大卫在时局动荡时立场也会有所摇摆,我们未必能够明了德拉克洛瓦的立场。 《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年七月革命事件,因拿破仑下台而复辟的波旁王朝试图加强专制统治,年7月,路易十八的继承人查理十世企图进一步增强皇权,限制人民的选举权和出版自由并宣布解散议会。引起巴黎市民的起义,为推翻波旁王朝,与保皇党展开了战斗,最后占领了王宫,查理十世逃亡英国。《自由引导人民》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巧妙地将写意和写实结合起来,鲜明的明暗对比,稳重的构图,紧凑的结构,奔放的笔触,似乎表现出革命的气焰,无疑是一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浪漫主义杰作。然而,这幅画的命运对自由的注释却有一点耐人寻味。年,巴黎沙龙会展上第一次正式亮相后,这幅画被法国政府收购,在卢森堡宫展出了数月,后因时局变化,还给了画家本人。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国人民要求把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此画又被政府摘下,理由是具有煽动性。直到年被送入卢浮宫收藏,并一直收藏于卢浮宫。 我们对于自由往往理解得太绝对,绝对或是相对,人们常常都容易在寻找自由中迷失,如果自由只是一个瞬息间的选择,那是一蹴而就的事,可是,自由却与生活完全融合,由漫长的众多的一瞬间构成,你又将如何选择。归根到底是无限与有限的挣扎,结果原则就是你怎么看。 但丁之舟年 被风暴吓坏的马年 萨丹纳帕路斯之死年 阿尔及尔的女性在公寓里年 丹吉尔狂热分子年 阿尔及尔的女性在公寓里年 加利利海上的基督年 欧仁·德拉克洛瓦(EugeneDelacroix,-)法国画家。受教于格罗的画室,却深受同学籍里柯的影响,极为推崇鲁本斯的强烈色彩的绘画,热衷于发展色彩的作用,成为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他的著名画作“自由引导人民”是对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的呼应,这幅画曾被印入法国政府发行的法郎的钞票和年的邮票上。他还曾经访问过阿尔及利亚和非洲,创作了大量异国风情的作品,甚至潜入伊斯兰教徒的清真寺搜集素材。德拉克洛瓦对之后的印象派画家和梵·高的画风都有很大的影响。 ===== 一天一幅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aguaa.com/mngjc/6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补中益气养心安神,难怪全世界都爱它
- 下一篇文章: 世界杯看懵了,这75张图说透了一个国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