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特约记者刘莉莉也许,女人改变了政治,从单调灰暗,到绚丽多彩;也许,政治改变了女人,从柴米油盐,到心怀苍生。女人与政治,不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两者碰撞之时,一道全新的风景出现了…….年10月28日,比迪亚·德维·班达里当选尼泊尔首位女总统。“我宣布,比迪亚·德维·班达里当选总统。”尼泊尔议长马加尔此言一出,意味着,国际政坛上,又多了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领袖,媒体聚光灯下,又多了一位继承亡夫遗志的“励志姐”。半个世纪以前,斯里兰卡班达拉奈克夫人成为历史上首位女总理,举世震惊。如今,越来越多的女人获得了一把钥匙,它打开的不是家里的钱匣子,而是一个国家的权力之门。斯里兰卡首位女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作为妻子和女人,她们站出来了1959年9月25日,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遭极端分子枪杀身亡。一阵悲伤后,他的妻子决定代夫出征。如果不是横遭丧夫之痛,班达拉奈克夫人一定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她出身贵族家庭,祖父、父亲都是政府高官,24岁时嫁给比自己年长17岁的丈夫班达拉奈克,并于1956年成为总理夫人。在人生的前半段,班达拉奈克夫人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从政。然而,在她丈夫遭到暗杀后,斯里兰卡人发现,政坛上多了一位声泪俱下的女人,她不提新的主张,只重申亡夫的政治纲领。一年后,这位“流泪寡妇”成为了一国总理。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间,班达拉奈克夫人三度出任斯里兰卡总理,享有极高声誉,以至于她2000年去世时,支持者说“这个国家失去了母亲”。对于班达拉奈克夫人来说,政治,赋予她夺目的光环,也带给她极致的痛苦,失去丈夫后,她也曾遭遇暗杀,腿部严重受伤。甚至于,她的宿命,遗传给了小女儿库马拉通加夫人,这位斯里兰卡第一任女总统,同样因为政治失去了丈夫,并且在一次袭击中,一只眼睛被炸瞎。养尊处优的家庭主妇,突然变成一呼百应的政治领袖,这在亚洲政坛并不罕见。有人将这种现象总结为“寡妇和孤女政治”,出身名门的女人们,可能昨日还在相夫教子,今日就要替亡夫、亡父或被赶下台的兄弟“出征”。“缅甸之花”昂山素季男人失败了,女人挺身而出。然而,女人的政府,依然打着男性的烙印。无论是印度两位甘地夫人、“缅甸之花”昂山素季,还是菲律宾备受爱戴的阿基诺夫人……她们依靠父兄、丈夫的旧部起家,而后者也需要她们哀伤的面容和悲情的眼泪来凝聚民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所扮演的角色,是母亲妻子形象在政坛上的延伸。正如同,若非他信被赶下台、流亡海外,人们便不知道西那瓦家族还有个美貌、聪慧的小妹妹英拉。当她化着精致的妆容,盘着秀发,穿着五颜六色的丝绸服装,陪伴外宾检阅仪仗队,或是双手合十、向民众行礼时,相信全世界都能爱上她。泰国前总理英拉爱他信,就支持他的妹妹”,正是这句话,让英拉难逃“成也他信”、“败也他信”的命运。从当初风光上台,到后来黯然辞职,再到如今官司缠身、面临牢狱之灾,从英拉身上,我们只能感叹,政治真是不懂怜香惜玉。女人柔弱如水,政治坚硬似石,有时候,水能绕过磐石,也有时候,在激烈的碰撞中散成漫天珍珠。对于亚洲政坛的女人们,似乎很难找到恰当的标准来评说她们的政绩,只能说,为了家族荣誉和党派利益,作为妻子和女儿,她们站出来了。唯一的方式,是毁灭自身原有的特质美欧是现代政治的发祥地,而作为一种现象,女权运动牢牢建立在相应的社会文明和物质基础上,这似乎意味着,与其他地区的女性相比,美欧女性更能顺理成章地登上政治舞台,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才华。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自古以来,政治被看成是权力的角逐,是阴谋诡计的把戏,参与者若想避免出局,必须具备强硬、精明、果敢、刚毅等品质,而这些特质都显而易见地和男性联系在一起。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女性被远远地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甚至被视为危害政权的“祸水”。不少政治哲学家都曾表达过对女性的敌意,正如中国有“女为悦己者容”的说法,法国大思想家卢梭也认为,女性为取悦男性而生,因此要态度谦逊、举止谨慎,“这不仅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完善的市民社会的需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由此,纵观欧美政坛那些女强人们,女性特质并非她们走上权力巅峰的助推器,相反,为了消除身上的“女人味”,她们付出了更大的努力,经受更多的磨砺,只为表现得“比男人还男人”。若论欧洲“铁娘子”,首推撒切尔夫人,可以说,她的人生经历和领袖作风,已经锻造得与男性无异。她并非政治家族“白富美”,只是小杂货店老板的女儿,却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可以说,一场完美的人生逆袭,将她带上冰冷的政治舞台。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的十一年里,冷战、核武、对抗是关键字,这便要求她将血液中的咄咄逼人和强势主导发挥到极致。这一点还关乎形象打造,撒切尔夫人的装扮干练、简洁,唯一的亮点是脖子上的珍珠项链,那是丈夫送给她的结婚礼物……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着装上,她为后来的女政要做出了标杆、树立了榜样。于是,默克尔的蘑菇头,虽被某些媒体评价为“可怕”,但也算简洁大方;希拉里容貌端庄,却是个不穿裙子的女人;在拉美,罗塞夫、巴切莱特等政坛女杰,也多以简洁、朴素的形象示人……唯独不按常理出牌的,是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这位盘着麻花辫、喜爱奢侈品、穿着超短裙和长筒靴接见外宾的“天然气公主”,曾经将自己佩戴的项链,扔向一名批评她生活奢侈的政治对手。难道,一个女人当上总理,就连项链也不能戴了?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康多莉扎·赖斯曾说,作为一名黑人女性,她付出了超过常人八倍的努力,才当上了美国的国务卿。政治的法则,血腥而残酷,女政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政治的男性属性,以至于权力、军事、战争依然是主旋律。她们是女人,却要用男人的方式管理这个世界,唯一的方式,便是磨灭自身原有的特质。女性“翻身”,不是要打倒男性事实,总是那么惨不忍睹。在非洲,有很多女孩在四五岁的年纪,就遭受了残忍的割礼,即使逃过感染、大出血、并发症、死亡,终身也要忍受无法弥补的伤痛;在中东,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控制区域,女性遭遇严重的灾难,未成年少女被掳走充当性奴,多名女性因各种理由被石刑处死;在拉美,每年有400万例非法堕胎,平均造成4000名妇女死亡,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巴拿马等国的少女堕胎率几乎是西班牙、葡萄牙的十倍;也许,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城市和地区,两性平等、男女同工同酬、抵制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依然是经常被提及的话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媒体大肆炒作某一位新生代“铁娘子”时,并不意味着,更多的女性摆脱了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命运。年,当选阿根廷总统的伊莎贝尔在阳台向外挥手致意。甚至于,即使女候选人成为一国主宰,也并不预示着,这个国家女性公民的利益得到了自然而然的保护和提升。自从庇隆将军的第三任夫人伊莎贝尔出任阿根廷总统后,拉美政坛女杰便频频出现,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这些受人尊敬的女总统,都曾在改善妇女生活条件的努力中遭受过重大的挫折和失败——罗塞夫先前支持放松巴西严厉的堕胎法,但最终为获得更多选票而“闭嘴”;许多阿根廷妇女被杀或被绑架做妓女,克莉丝蒂娜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当然,我们要承认的是,女政要们的励志故事,还是成为了当地女性改变自己、追求新生活的动力。“铁娘子”们的果敢与温柔,激励着更多妇女摆脱锅碗瓢盆的羁绊,勇敢地活出自我……也许,政坛上的两性平等,不仅意味着男女拥有同等的机会,以成为一国总统或总理,更重要的是,男性与女性的特质不再有尊卑之分,并且成为每一位政治家必备的品格。毕竟,在政治舞台上,女性“翻身”,并非要打倒男性,而是要结成平等的伙伴关系,以造福一国之民。(完)作者简介:刘莉莉,80后北京女孩,跟所有北京人一样,心里装着地球。父母都是外交官,自小跟着大人走世界、看天下。从外交学院毕业后进入新华社,从事的是国际新闻报导,用另一种方式来关联天下。转眼“入行”已是第九个年头,自认为未虚掷光阴,忠实地履行着新闻记录者、历史见证者和故事倾听者的职责。2010年9月作为记者被派往墨西哥新华社拉美总分社,踏上了《百年孤独》作者玛尔克斯笔下那片古老而神奇的大陆。在拉美工作和生活期间,有机会到15个国家采访、游历,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曾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联合气候大会等国际会议和高端访谈中采访总统,也曾在毒枭出没的墨西哥城贫民窟与当地居民话家常,曾坐在地板上与环保主义者谈天说地,也曾到当地华侨家中做客,体味海外游子的冷暖……丰富的采访经历使她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驻外两年,除了完成日常报道外,还为《环球》、《国际先驱导报》、《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等报刊撰写了十几万字的文稿,将一个多姿多彩的拉美展现在读者面前。2012年底结束任期回国,但心里依然眷恋着拉美的山山水水,工作之余,也为报刊撰写特稿和专栏,并为央广“中国之声”担任特约评论员。如今在《亚太日报》开设专栏《山外青山》,希望利用这个新媒体聚合平台传递拉美及其他区域的文化讯息,讲述那些值得称道的历史和传奇,用自己的感悟,与读者构建心灵的共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aguaa.com/mnggk/5308.html